简述
本文说明了产品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提高性价比的思路及案例。
*******************
我们买产品时,决定我们理性购买的要素中,性价比占了主要的因素。围绕性价比做文章,就是产品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要动的脑筋。动这个脑筋也是一门学问,它有一个专门名字:VAVE (Value Analysis & Value Engineering) 价值分析和价值工程。
性价比,性能和价格的比值,这个值要越大越好。分子是性能,分母是价格,增加分子,或者减少分母都可以提高这个比值。
这样,提高性价比的思路有了二个基本的套路
1,提高性能,价格/成本不变
2,性能不变,价格/成本降低
说是基本的套路,原因是:
1 对于物理性改变而导致的性能上升,而价格不变,基本上不可能,但软件是可以做到的。但软件的开发过程是有成本的。
2 直接降价,容易伤害老客户的玻璃心,对品牌口碑不利。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开发商降价而老业主到售楼处闹事的新闻。Tesla在中国区生产的车型一次大幅降价,也招致了老客户的“维权”。
所以实际操作中,都是综合1和2来进行性价比提升。
A,价格/成本提升一点点,或者售价不变,性能提高一大截
B,价格/成本降低一大截,性能降低一点点
对于A,主要在新产品上使用,典型的案例是苹果发布新产品的策略。每次推出新产品,新产品的性能总是比旧款的要强大,有时还增加一些新的功能。
iPhone 5, 5S, 6, 6S 的16GB版本,推出的时候,都是5288RMB, 到了iPhone 7推出时,最低配置32GB, 5388RMB。
旧款降价还有一个原因是:新款机出来后,旧款机此时发生了第二种无形磨损[注1]。
为什么说,A主要用在新产品上呢?因为“价格锚定”的效应。客户对已有型号的价格已经固化下来,不愿意对于性能提高的已有产品付更多的钱。通常商家会把新功能集中到一个新的型号上去,并对新型号进行重新定价。
对于B,苹果曾经出过5C机,机身采用彩色的塑料壳,但销量并不好,苹果后来就不再玩这种策略了。
以上说的是市场上新产品的套路。在工厂内部,对现行产品的维护,通常是采用2的办法提高工厂的效益。比如,产品上有一个贵的铜零件,现在想到一种便宜的实现办法,二者功能一样,但产品的成本就下来了一点。

在汽车市场,新车出来的时候,售价都很贵,几年后,它的售价就降下来了。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就是偷偷更换了便宜的零件。我们作为普通客户不知道中间的变化,但车去修理后,要找配件前,都得要问车子的制造年份。同一种零件,不同年份生产的车子,配件有可能不一样。
典型的车型“桑塔纳”在中国市场20年,才开始打入市场的时候售价20万,退市的时候,售价7万多。如果算上货币贬值的因素,这个价格降低得让人掉下巴。当然零件国产化,产能提升,厂房设备折旧,模具费用摊销,同行的竞争等也是降价的因素。
再说一个不同厂家竞争的例子。
做服务器的厂家太阳公司(SUN),在google推出服务器的时候,太阳公司的服务器是服务器行业中的翘楚,它的产品与google的产品相比有以下差别:
1,google认为服务器不要移动,所以google的产品不必做防尘等要求;
2,google四台服务器共用一个电源,太阳公司的服务器,每台机备一个电源;
3,google服务器是定制的,太阳公司的服务器是通用的,它上面备了好多用家不必用的功能;
4,google的软件采用开源,太阳公司的是专用软件,维护起来费用高。
google采用拼装式服务器,太阳公司称为Google服务器是用3M胶带纸连结在一起的服务器。但这种服务器价格可以和太阳的一样,但它的性能就不是太阳公司的服务器可以比的了。
这样,google将太阳公司挤出来了服务器市场。
在TRUMP做总统前出的一本书《Think Like a Billionaire》,里面就是有一个的建议:After all, a $15 can of paint can add $1,000 to the value of your property; $1,000 in landscaping can add $10,000; and $10,000 in remodeling can add $100,000.(毕竟,花15美元买一罐涂料就可以让房子增值1000美元,花1,000美元布置景观就可以多得10,000美元,花10,000美元进行重新布局可以增值100,000美元。)这个就是对VAVE的直白描述了。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