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数字化中,为避免对古字画的损坏,需要进行非接触扫描,目前适用于艺术品数字化的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面阵扫描,多采用高像素水平的数码后背进行拍照,然后进行拼接处理;另一种是采用线扫描,多采用高分辨率线阵相机进行扫描。为此笔者将通过3篇文章,从面阵扫描及线阵扫描两者的图像均匀性、图像清晰度及图像畸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本期,笔者就数码后背面阵扫描技术与线阵扫描的图像均匀性作出简要对比。
数码后背面阵扫描:图像的均匀性较差
对于艺术品复制来说,颜色的准确度和均匀性是影响复制质量的重要因素,而颜色的准确度和均匀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照时被拍图像照度的一致性和均匀性,而这也正是数码后背不易解决的问题。目前,数码后背在拍照时,为保证光照的均匀性,用户一般采用多个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被拍物体,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光照更加均匀,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光照强度,降低了影像的噪声,但是无论怎样布光,光照的不均匀性总会存在,尤其是当拍照面积较大时,这种不均匀性会更加明显,通过黑白场的校正可以对这种不均匀性进行一定的补偿,但是由于照明光源的位置和组成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在当光源位置或组成发生变化时,又要重新做校正,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同时也影响了工作效率。
线阵扫描设备:图像的均匀性较好
线阵扫描之所以均匀性好,主要还是因为其采用的是线光源,照明均匀性较好,而且是固定在设备上,在经过一次校正后就可以长期重复扫描,不必进行重复校正。如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大幅面扫描设备采用的是其自身研发的LED光源,其亮度高,稳定性好,光照衰减小,而且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设置与相机CCD的RGB三色滤色片光谱吸收函数进行了匹配,扫描图像的颜色再现效果也比较突出。
来源 http://www.keyin.cn/magazine/shumayinshua/201509/30-1088007.shtml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