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是一名9岁的孩子,也是爸妈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经常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一做作业什么也不会,遇到期末考试,做的小测试经常只有四五十分……为此,班主任经常不是微信提醒家长,就是课下找家长谈话。
为此爸妈也很苦恼,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就是没什么效果。一边是繁忙的工作,一边是注意力不集中,老出状况的孩子,浩浩爸妈因此患上严重的焦虑症。

像浩浩的情况并非个例,常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
“明明就那么点作业,一小时就能写完,非得拖到深更半夜”
“书上干干净净连个字都没有,天天叫他记笔记都没用”
“换了个工作就为了早下班回去盯着他写作业”
在家长们的抱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有这样的几种:
上课不认真听讲,一会摸摸这个,一会玩玩那个,传纸条,说小话,不认真的记录课堂笔记。
回家不主动写作业,坚决不会在一放学回到家开始完成作业,总是拖到临睡觉才写。
写作业磨磨蹭蹭,一会吃点东西,一会喝点水,一会上厕所,如此循环……
你家孩子是不是也这样?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走神的时候,那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征来判断:
1、不注重细节,经常发生由于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2、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学习或游戏上;
3、和TA说话时,TA常常没注意听;
4、经常无法完成作业、功课或者是其他布置给TA的任务;
5、对于组织完成任务或者活动感到困难;
6、逃避、厌恶且不愿意参与需要耗费巨大精力的事物;
7、经常丢东西,比如课本、橡皮、铅笔、本子......
8、外界一有声音等刺激,注意力就立马转移。

注意力不集中,危害究竟有多大?
危害一:天才和庸才的差距往往差在注意力
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98%的孩子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天才,也只有1%的孩子智商是弱智,那为何在100个孩子当中,成绩怎么悬殊那么大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持续地学习与做事。
危害二:没有注意力就没有专注力成为问题孩子的几率大
国外专注儿童教育的机构,通过调研得出:孩子长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会造成感觉综合失调,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惹是生非,甚至成为打架、逃学、早恋等问题孩子。

危害三: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人际关系
注意力不集中与人际关系也有关系?没错!经常冲动任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经常搞小动作,还会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自控能力差,还会给孩子造成极大压力,引发父子、母子之间关系恶化。
危害四: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不自信成功面前望而却步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任务完成的不好,考试成绩差,得到的都是家长和老师的责骂,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很多孩子一自卑就更加完成不好任务,往往还没做事,就会出现悲观、失望、胆小、怯懦等现象。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极度缺乏安全感。和我们成年人缺乏安全感一样,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主要表现就是焦虑,他们害怕得不到别人的关注,所以不肯安安静静的待在一个地方,总是想做一些事情来引起大家的关注,自然也就不会静下心来做什么事情,自然也就会出现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2、电子产品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现在的电子科技产品在生活中已经是非常常见的,很多家长为了安抚孩子,让他们不再随意的哭闹,于是就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而这种过早的接触也是非常影响孩子的,所以这也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主要原因!

3、睡眠不足。自己的孩子总是很"有精神"很晚了都不能入睡,导致转天早上起床困难没有精神。久而久之,孩子会感到身体疲惫、白天想睡觉、觉得天气太热、口渴、免疫力下降,或是某种原因引起的情绪不安,都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大脑的运转也会较慢,甚至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4、生活环境过于凌乱或嘈杂。孩子身边的环境总是乱糟糟的,当他想写作业时,家长可能在看电视,孩子肯定心浮气躁写不下去。如果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过度嘈杂的环境中,时间长了,不光是注意力,听觉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5、对孩子的不了解。孩子的天性都是很好动的,他们有着对未知事物的探求欲望,但是小孩对待事情不可能像大人那样能够专注,保持较长的时间,所以,很多孩子在父母眼中的印象,就跟注意力不集中一样表现,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应该去了解孩子,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
6、不关心孩子兴趣。现在的父母个个是望子成龙,从小开始就不断给他灌输大量的知识,家长更把孩子的攀比当成一种乐趣,今天我家孩子学了钢琴,明天那家孩子学了吉他,却不去考虑孩子的感觉,一味的灌输各种知识,结果就是,孩子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上。

7、过多对孩子进行干涉。许多家长虽然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但是过分要求孩子,经常不许孩子干这个,不许孩子做那个,非要孩子什么都随父母的意愿行事,做一个乖宝宝,就算孩子迫于压力,短时间听话,但是到了他们认为长大后,比如青春期,他们就会剧烈的反抗;所以压抑孩子天性的下场,就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好。

六招引导策略,培养孩子专注力与配合度
1、单纯无干扰的环境
提供一个纯粹、简单的环境,避免一个空间中有太多东西。想像一下房间的墙上贴着可爱的卡通贴纸,地板则是舒服缤纷的巧拼,耳朵中又传来节奏轻快的儿歌,此外还放置着各种玩具球、积木、娃娃…等,乍听之下是个美好的游戏室,但当每个东西都想碰一下的时候,孩子就难以控制自己,更别说静下来专注了。
2、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无论是陪伴孩子游戏或是写功课,坚持一次只做一件事,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件事情,同时也要依照孩子的年纪和个性渐进式的拉长孩子专注一项活动的时间,像是孩子已经可以持续玩扮家家酒10分钟,之后就可以拉长为15分钟。但要留意,有时孩子玩不久,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还可以怎么玩,所以才不想玩,记得陪伴孩子变换不同游戏方式,也可以让孩子持续玩更久!

3、动静活动交替
单一的游戏和活动,往往大人也会觉得厌烦,更何况是学龄前的孩子。因此,和孩子进行的活动可以动静交替,像是玩动态的丢球投篮游戏后,可以转换为静态的阅读书籍,而不要一次全部进行动态或都是静态的游戏,借由动静转换不仅可以满足孩子动的需求,也可以让孩子更容易静下来。
4、平时练习等待
许多人疑惑何时可以让孩子练习等待呢?其实从小在生活中就可以开始培养了,像是当孩子需要协助时,不一定要每次孩子一喊,大人马上就出现,可以和孩子说‘等等!妈/爸等一下过去帮忙’当孩子学会等待时,也能更专注倾听以及学习。

5、通过游戏锻炼
孩子做游戏时总是全身心地投入,此时家长切不可打扰、干涉。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照本宣科地读,要有表情或穿插些动作,这样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切忌同时给孩子买太多的玩具或图书,这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6、适当进行奖励
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与她达成某种协议,如果她达到了某种要求,就给她一定奖励。
比如我们每天可以这样约定:
每天做作业时不离开位置1个笑脸,不吃零食1个笑脸,不玩东西1个笑脸,不说话1个笑脸,
能在妈妈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5个笑脸,字迹端正、清楚、漂亮5个笑脸,作业完成的非常棒1个星星,
10个笑脸能换一个星星。当她赢得5个星星时,给她买爱吃的食物,赢得10个星星时给她买喜欢的书,20个星星时就给她买个漂亮的洋娃娃,等等。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我的微信
我的微信
一个码农、工程狮、集能量和智慧于一身的、DIY高手、小伙伴er很多的、80后奶爸。
评论